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求学,哪怕远在中国—阿联酋第一位女军医穆宰的中国情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09:41: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

在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七个酋长国中,富查伊拉对很多人来说遥远又陌生,同其它酋长国相比也着实有些特殊:没有绵延的沙漠、高耸的建筑和丰富的石油,地貌起伏,植被稀疏,山海相连,生长于斯的居民依靠丰富的渔业资源世代打渔为生。近年来,利用与霍尔木兹海峡仅隔数十海里的地理优势,富查伊拉逐渐发展成为过往波斯湾油轮停泊加油的“海上加油站”,加之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当地经济发展有了不少起色,但比起人们印象中优雅贵气的阿布扎比和活力开放的迪拜,这里留存着阿联酋更多的古老传统。

1984年1月,对于世代生活在富查伊拉的军人卡阿比一家来说,二女儿穆宰的出生给这户普通人家平添了不少喜气。但随着此后10个孩子陆续出生,作为家中大姐姐的穆宰却更早地承担起帮助父母照顾弟妹的角色,也更早地展示出穆斯林女性慈爱、体贴与关怀的一面。

穆宰自幼聪颖好学,这让父亲卡阿比欣慰不已,却又有些不知所措。在彼时传统的穆斯林家庭中,女孩子十几岁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穆宰却一心向学,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卡阿比和妻子商量之下,觉得孩子的路不如交由她自己去选,于是待穆宰高中毕业后,拿出学费送穆宰远赴英国留学。

初出国门的穆宰并未被繁华世界迷乱双眼,一次看病的偶然际遇,让她对国外医疗水平之先进、体系之成熟心生感叹。想到自己的家乡基础设施仍不甚完善、公共服务相对缺乏,骨子里要强的穆宰深思熟虑、暗下决心,把从医当作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立志学成后回到家乡,把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带给自己的祖国和同胞。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求知,哪怕远在中国。

中国,对于穆宰来说,是一个太过遥远的地理名词。但仿佛是真主在冥冥之中指引着这个要强的阿联酋女孩,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结束语言预科的学习后,2003年,一张新疆医科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引领着穆宰踏上了中国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开始了在中国长达10年的学医之旅,也牵出了穆宰一生之中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缘。

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穆宰以优异成绩从新疆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又用3年的时间拿到了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主攻骨科,随后开始在当地的医院实习,在中国的医院迈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成为第一位在中国毕业的阿联酋女留学生。

2014年,穆宰学成回国,应征入伍,来到阿联酋最好的军事医院——扎耶德军事医院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位女性骨科医生和第一位少校女军医。同年,她又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慈善组织授予“亲善大使”称号。
这一年,30岁的穆宰正在一点一点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当我们真正认识穆宰的时候,却已无从得知她10多年前初到中国求学时的心情,是紧张?兴奋?还是惴惴不安?我们也无从了解她在中国学习、生活的往事细节:一个来自中东传统家庭的穆斯林女孩,一个曾对现代医学求知若渴的知识女性,一个不甘囿于传统家庭生活的“大龄女青年”,在完全陌生甚至略显神秘的国度孤独求学、生活、工作,周围是否有许多来自世俗的偏见眼光?偶遇挫折时是否也曾动摇坚定的初心?遭受困难时是否得到热心的中国朋友温暖相助?孤独的时刻是否曾远望家的方向默默祈祷?10年间,中国和阿联酋都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中国和阿联酋的友好关系也迅猛发展,她一定为这些变化感到骄傲,一定为自己成了时代的见证者而感到欣慰……

2015年8月20日,穆宰驾车自阿布扎比至富查伊拉的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年仅31岁。

穆宰的不幸罹难在阿联酋各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她的故事,政府和军队高官接连到穆宰家中吊唁,大批普通民众则在穆宰生前的社交账号里留言祈福,愿逝者安息。

值得一提的是,穆宰的社交账号的头像就是她在中国医院实习时与同事的一张工作照,照片中的墙上还挂着一面锦旗,上面用中文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你不知道她有多爱中国”。这是穆宰的妹妹阿伊莎面对媒体采访,说起穆宰留学中国的经历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穆宰的逝世让每一位致力于中阿友好的人士心怀悲痛。驻阿联酋大使常华在得知这一不幸消息后,第一时间向穆宰的家人和其生前工作的医院发去唁电,表示哀悼和慰问。9月16日,常大使又驱车近300公里,亲赴富查伊拉穆宰家中探望。

汽车开进穆宰家所在的街区,周围的建筑有些斑驳古旧。孩子们停下正踢得兴起的足球,好奇的睁大眼睛打量这些中国客人。穆宰的父亲老卡阿比早已带着家人候在门前,一见面就紧握住常大使的手,把大使领进家中。

坐在传统阿拉伯式的客厅中,或许是尚未从悲痛中走出,已经年过60的老卡阿比似乎不善言辞,只是一直紧拉着常大使的手,叫妻子和孩子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茶水和点心招呼客人。常大使询问了老人的身体情况,请他节哀顺变,表示穆宰是阿联酋女性的杰出代表,她的不幸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中阿友好交流的真正使者和见证者。常大使说,“穆宰是您的女儿,是阿联酋的女儿,也是我们中国的女儿。”听到这里,这位一生戎装的坚强军人眼中悄然泛起了泪花。老人用颤抖的手接过常大使为穆宰颁发的“中阿友谊特殊贡献奖”奖牌,反复一句话是:谢谢中国大使来我家,女儿爱中国,我们全家都爱中国!

穆宰的母亲也在一旁轻轻的啜泣,穆宰在驾车回家之前正是给妈妈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即将到家,还习惯性的在电话里和自己最喜欢的小侄女说了几句,想不到这再普通不过的电话却成了对人世间的永别。

阿伊莎拿来了厚厚一摞穆宰在华留学期间获得的荣誉证书、学位证书和照片等物品,全家人和常大使一起翻看。照片中的穆宰和所有年轻女孩一样,喜欢自拍,笑靥如花,而且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于穆宰的家人来说,那些证书上的中文却显得那么陌生而又熟悉,穆宰生前就是用这样一门晦涩的语言学习中国医学,为病人治病。那些弯折撇捺再一次化作穆宰的笑脸,是穆宰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寄托。

临别之际,老卡阿比和家人把常大使送出门外,依依不舍。常大使告诉他,以后每次来富查伊拉都一定会来他家探望,老人这才松开一直紧握的手,目送着汽车渐渐远去。

万事无不尽,唯留存者伤。多希望命运没那么无情,不让对中国怀有深厚情谊的穆宰过早的离我们远去,让她再跟我们讲讲她眼中的中国,讲讲她在那里生活的故事。悲戚慨叹之余,又欣慰于有不少后来人正像穆宰一样,用心为两个遥远国度、两个不同民族的世代友好默默耕耘。愿逝者心安,不存遗憾,更愿中阿友好代代存续、薪火相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qq群186689581|迪拜中文网 ( 沪ICP备14002918号 )

GMT+4, 2024-5-14 09:53 , Processed in 0.0388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