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标题:
迪拜警方如何做到2小时就抓到偷窃66万迪的嫌疑人?
[打印本页]
作者:
迪拜中文网
时间:
昨天 19:08
标题:
迪拜警方如何做到2小时就抓到偷窃66万迪的嫌疑人?
1.jpg
(138.9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昨天 19:08
上传
今天有个新闻挺有意思的
迪拜警方迪拜警方在机场抓获两名窃贼,在其逃离国家前将其逮捕,两小时内追回66万迪拉姆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那么下面咱们可以盲猜一下,怎么能如此迅速的找到这两个人?
对于警方来说,他们需要在一个极短的时间窗口内,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1. 身份识别(谁?)
2. 空间定位(在哪?)
3. 意图预测(去哪?
首先,犯罪嫌疑人是蒙面的,这就基本排除了通过面部识别出身份的可能,但即便是蒙面,有一个东西铁定跑不掉的,那就是 步态识别
而在今年的GITEX上,迪拜警方展出的成果证明了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
当然,关于步态指纹的识别也只是一种猜测,还有一种可能是两个贼偷完了钱之后,他们总是要离开的
BUR DUBAI的某个超市,肯定到处都是摄像头啊
一个摄像头切换成另一个摄像头,AI会立刻“标签化”嫌疑人的一切非面部特征:身高、体型、大致体重、衣服颜色款式、鞋子(鞋是极难伪装的特征点)、背包等
这个时候,两个人就会被弄出标签:
“嫌疑人A:男,身高175-180cm,黑色连帽衫,蓝色牛仔裤,白色运动鞋;嫌疑人B:男,身高160-165cm,白色T恤衫,黑色短裤,凉鞋,这两人在一起”
即便某个摄像头跟丢了,顺着这个嫌疑人标签比对,极容易在某个临近地区的摄像头里再次找到这两个人
而且在BUR DUBAI的深夜,如果这两个人始终不行,那就可以确定他们的老巢就在案发地附近,要是开车或者坐车就更容易了,顺着车牌就找到司机,再找人更方便了
甚至还可以根据嫌疑人抱歉回朔,看看这两个人从哪里来的,几点来的,从哪里出发的
再调取超市近几天的监控,因为这两人肯定会事先踩点,那么翻看最近一个月的超市监控,他们踩点时会不会不蒙面?
通过这样的比对,如果顺藤摸瓜,找出两人的身份应该不是难事,有了身份信息就好办了,对阿联酋所有航空公司的离境系统进行查询。系统会立刻弹出警报:“目标A和目标B,在今天早上7:30(即报案前不久),预订了10:00起飞的XX航班,单程票,目的地XX。”
要命的是,你看警方公告:他们还是带着66万赃款准备上飞机
这种情况下,被抓就是板上钉钉的了,而通报中迪拜警方也感谢了智能系统对于办案的帮助
嫌疑人自以为的“蒙面”就万事大吉,但是在现在的城市安全管理中,面容只是众多可识别特征中的一个
只要你在这个城市留下了任何数字痕迹(入境、住店、租车、打电话),就能够按图索骥找到人,以前可能更多的还要依靠人工比对,查询,现在有了AI,不管是数据交叉印证还是图像比对,速度大大的加强了
这起2小时的破案奇迹,宣告了一种“新常态”
在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城市,匿名犯罪已近乎不可能
以上!
欢迎光临 迪拜中文网|迪拜新闻网 (http://www.dibainew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